阿斯巴甜(英语:Aspartame、缩写APM)又称阿司帕坦或代糖(E编号:E951),是一种非碳水化合物类的人造甜味剂。阿斯巴甜1965年成功合成并申请专利,1992年专利到期。常温下为白色结晶性的粉末。因阿斯巴甜甜度高,甜味纯正,不致龋齿,热量低,吸湿性低,没有发黏现象,主要添加于饮料、维他命含片或口香糖代替糖的使用。许多糖尿病患者、减肥人士都以阿斯巴甜做为糖的代用品。但高温会使其分解而失去甜味,所以不适合用于烹煮和热饮。
当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于1974年批准阿斯巴甜为食品添加剂后,出现了一些争议和流言,美国国会曾对此召开听证会。一份2007年的医疗审查结论是:“现有的科学证据显示,在目前的摄食标准下,阿斯巴甜为一个非营养性添加甜味剂是安全的[6]。然而,由于其分解产物包括苯丙氨酸,因此患遗传性疾病的人,如苯丙酮尿症(Phenylketonuria,PKU)患者必须避免摄入阿斯巴甜。我国的食品配料表中若含有阿斯巴甜,也会于其后标注“含苯丙氨酸”。
世界上有超过90个国家批准使用阿斯巴甜作为食品添加剂。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称是安全的甜味添加剂。阿斯巴甜的使用在早期引起社会广泛争议。有些研究发现不能排除阿斯巴甜引发脑瘤、脑损伤以及淋巴癌等严重后果的可能性。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也因此并未通过加入阿斯巴甜于食品中达数年之久。这些发现与制造阿斯巴甜的企业有明显的利益冲突,在审批认证过程中引起很大争议。1983年起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逐渐放宽阿斯巴甜的使用限制,直至1996年取消所有限制。
日本从1983年通过阿斯巴甜可作为食品添加物。由于化学结构中包含氨基酸中的苯丙氨酸,苯酮尿症患者无法代谢此氨基酸,对于此疾病患者就必须避免接触阿斯巴甜。
阿斯巴甜每年销售额多达十亿美元,几千件产品采用,包括儿童服食的维他命、钙片。美国可口可乐公司的健怡可乐和新上市的零度可口可乐都是采用阿斯巴甜作甜料,更有部分饭店有提供阿斯巴甜供客人选用。
重点:2023年7月14日,世界卫生组织(WHO)旗下国际癌症研究署(International Agency for Research on Cancer; IARC)将阿斯巴甜列为“2B级可能致癌物”。
提醒:内容仅供参考!请交差验证你所获得的所有所谓常识、知识、信息!
微信扫描下方的二维码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