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论坛 城市广场 马上就要遭遇危机了,但这一轮危机它不是经济的危机,而是人性的…

标签: 

正在查看 1 个帖子:1-1 (共 1 个帖子)
  • 作者
    帖子
  • #3490
    于铁锋于铁锋
    管理员

    马上就要遭遇危机了,但这一轮危机它不是经济的危机,而是人性的危机。为什么?我们首先要知道,商业通常有两种基本的操作模式。第一种利用信息不对称,趁客户还没有看懂真相和价值的时候,利用信息差进行短平快的操作,这个简单而又粗暴的模式在商场上屡见不鲜。第二种就是努力让信息对称,反复的教育客户,让他们看懂真相和背后的价值与逻辑,建立与客户之间的信任,然后他就一定会选择你,跟随你,这就是长期价值啊。

    第一种商业模式需要强大的包装能力和营销能力,根本原则就是保持信息差的存在状态,同时还要防止客户的认知升级,让自己始终处在高维位置,然后利用客户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牟利,说到底是以营销为主要手段的商业模式。第二种就是打铁还需自身硬,首先要把自己的产品和服务做到极致,然后还要有足够的时间陪客户成长,究其本质就是以产品为王的思路。

    第一种选择了短平快的发财方式,如同烈火燎原,捞一把他就跑。而第二种则是细水长流,具有润物细无声的潜移默化,是延迟满足的长期主义。在如今,太多的商家都选择了第一种价值观,也就是利用人性的弱点,再加上认知的不对称去牟利,商家选择利用认知不对称去赚钱,就会千方百计的阻碍大众心智的提升,努力使他们保持认知不足的状态,给他们洗脑,大众心智越不成熟就越容易情绪化,这就是他们这么做的原因啊。

    因此,不断的在大众之中制造各种情绪,去刺激大众的消费,就是一种非常粗暴而又短视的赚钱方式。在如今这个时代,最容易吸引大众的不是商品,而是情绪。因为物质已经极大丰富,社会产能已经严重过剩,我们早就不缺各种产品了。随便打开一个人的衣柜、鞋柜,看看有多少东西是闲置的。

    然而,很多人的精神生活是越来越空虚的,是越来越焦躁和迷茫,而越是焦躁寂寥的生活,人们就越需要用买东西来缓解焦虑。很多商家就是抓住人们这种心理特点,赋予了商品各种归属感和标签,美其名曰附加价值。比如说,用上了某个吹风机就算进入了上流阶层,使用某个品牌的剃须刀就迈进了中产阶层。因此种种不一而足啊。

    很多商家都利用了人性的这方面的弱点在赚钱,在贩卖焦虑的同时,也劝导我们用消费填补内心的空虚。在现实面前我们选择了狗血,我们选择了躺平,全身心投入娱乐和消费主义的怀抱。于是各方皆大欢喜,商家赚钱也越来越容易。然而所有的非理性繁荣都是虚假繁荣,消费终究要回归理性的。

    商家要是想获取长远的利益,必须不断的提高大众的认知水平,不断的反哺大众,提高大众的消费能力,进而促进商业发展,这样才能形成良性循环,在互利中得到长足发展。如果商家始终采用第一种价值观,干的都是捞一把就跑的生意,那么商业升级就无从谈起。

    大家都说现如今的生意越来越难做了,其实这才是我们需要沉淀下来,好好反思的时候,然而让人痛心的是,正是需要沉淀的时候,大部分商家宁可把精力用于花样翻新的营销手段,也不愿意脚踏实地的改进产品服务质量,于是那些短视主义只主张眼前利益,都想捞一把就跑,结果就是商业环境每况愈下,最终就造成了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

    其实越这样,大家就越赚不到钱,越会卷。当前商业的主要矛盾就是大众日益提升的认知水平,同那些落后的商业套路之间的矛盾。大家都变聪明了,但是你还是那些商业套路,这之间就有很大的矛盾。所以呢,从某一种程度上来说,这一轮危机它不是经济的危机,而是人性的危机啊。

正在查看 1 个帖子:1-1 (共 1 个帖子)
  • 哎呀,回复话题必需登录。
滚动至顶部